AI时代,君子近庖厨
“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君子远庖厨”,这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句名言,常被用来形容君子应远离宰杀烹饪之事,以保持仁爱之心。然而,在当今这个时代,AI崭露头角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这句话的内涵呢?我认为,真正的君子,不仅不应远离庖厨,反而应该“近庖厨”,甚至“入庖厨”,亲力亲为,放手去做。
故事的起源是搬家。梁海源曾经说道:“你们听说过愚公移山吗?就是愚公他宁可搬掉一座山,他也不愿意搬家。”
搬家是个力气活。但是显然搬家也是个智力活。搬一次家,断舍离在先。到了新居,断舍离在后。总是个让人心身俱疲的活。
所以在几天不停地收拾东西的时候,是会遇上一些奇怪的情况的。比如新厨房该怎么放东西呢?谁能想到一个大的厨房竟然装不下我那个小厨房里带过来的东西呢?
在新厨房里,我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整理,发现原来那些堆积如山的东西,其实有很多自从买回来后就再也没碰过。我常常觉得家里没什么吃的,但实际上,冰箱里和带来的常用食品,如方便面、各种米粉、腌菜等,数量惊人,多到吃不完。每次去超市,总是觉得应该买些新的食材,但回到家才发现,真正需要的并没有那么多。
长时间的寓居生活让我学会了做饭,但我也意识到,对于如何进行断舍离,或者说如何有原则地生活,我其实知之甚少。如果厨房里的东西很少,或许不会有太多问题。但当你想做一道复杂的菜,你会发现买了很多不常用的调料,一年也许就用那么两三次。很多时候,我们也会买大瓶装的调料,但大瓶的特点是,即使你用很长时间,也用不完。
我开始对厨房进行简单的归类,比如一个柜子放长期保存的原料,如米、面、干菜和调料;另一个柜子放厨房用品和电器,如空气炸锅、电高压锅和破壁机。这样一来,台面上需要处理的东西就少了很多。
在整理过程中,我扔掉了很多东西。对于新鲜的蔬菜,如果放在厨房里,它们可能会长虫子。所以我决定,要么少买一些,要么就放在阳台上。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在AI时代,我们的头脑似乎变懒了,做事情没有原则。很多时候,我们把事情交给AI去做,但现在想一想,有些东西,AI并不能告诉我们。
现在AI确实已经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了。AI也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常用的,什么是可能没用的,不需要囤积的。但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去实践。通过这次整理厨房,我明白了很多。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这样是OK的,但实际上,如果你不亲手去做,有很多东西其实根本不清楚。
就像我吐槽的很多产品功能,因为我用了,所以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功能设计有很多问题。比如我楼下的公寓门禁是人脸识别系统,但门是往外拉的,这让拿东西进来的人非常不方便。这些设计问题,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是很难发现的。
欧叔
敏捷、创新、项目陪跑
极简质效
现在AI的能力是越来越强大了。你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这句诗告诉我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真知。对于“近庖厨”的君子而言,手不弄脏,只是想明白了,还是AI替你想出来的,可能会在实践走弯路,事半功倍。如果既能躬身而行,又能够形成自己的体会,才能事倍功半。这也是在想到的,AI会让你越来越强,但是如果不是亲身去做过,不过是AI给你的幻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