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武器之一条主心骨:聊聊项目管理里的脊梁和肢端肥大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在探索极简质效的“七种武器”时,我一直在思考其中一种武器的命名。这种武器代表着团队能够坚定地选择不做某些事情。正如我钟爱的自然农法农业流派所倡导的:重要的不是要做什么,而是选择不去做什么。
灵感突如其来,这种武器应该被视作项目的“主心骨”。一个项目是否拥有主心骨?是否有四肢?它是否具备独立性?若转换视角来看,答案是肯定的。有了主心骨,团队才能站稳脚跟,更形象地说,缺乏主心骨的团队软弱无力,甚至可能因肢端肥大而功能失调。该干的事没干好,反在无用的事上耗费精力,最终在关键时刻无法有效出力,这无疑是不懂得选择的后果。
1
项目中常能看到许多管理过程,特点是事事都插手,业务需求和研发需求都接踵而来,项目团队往往通过加班来应对。这种做法给人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缺乏决断力。什么都想做最终可能一事无成。优先级泛滥就等于没有优先级。
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量,许多团队的第一反应不是审视工作量的合理性,而是通过加班来应对,这无异于水龙头漏水却只知注水,不知修理水龙头,哪怕,关小一点水龙头呢?!
2
实际上,真正重要的只有20%。
现在真的有那么多需求吗?确实有。但真的每项都必要吗?未必。
对一些组织来说,这涉及业务和研发两个部门间的问题,即部门壁垒。从马斯洛模型来看,一旦成立部门,其最基本的目标是生存与发展。需求越多似乎越重要。
业务部门要求这也要那也要,需求细化到能绣花。IT部门追求新技术,那个新科技也要掌握,别人用了AI,我们就绝不能落后。想想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那些软件,比如快递公司的客服软件,银行的电话推介系统……这些简直是……
我们难道不能排个序吗?梳理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需求?
现在连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都不够了,因为许多MVP的工作已经细化到某个部门或应用中的特定部分。如果从端到端考虑,那应该称为MVP of MVP,我借鉴三字经的写法,即MoM,听起来像“妈”。归根结底,这个团队需要找到“妈”,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团队的主心骨,这样的团队才能真正挺直腰杆,在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3工作内容精简了,对于上游来说不是要过苦日子了。不是说需求都没法子满足。而通过MoM加快业务验证闭环的速度。业务的成功,价值取向的达成,才是硬效果。
4团队怎么拥有一条主心骨。其实需要同心协力。先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什么可以不做?
如果从业务的角度端到端考虑MoM是什么?
我们怎么能快速验证业务的价值取向?
回答不清楚,团队就没有了主心骨,不聚焦。就像条软骨头的蛇一样,什么都干,什么都干不好。还只能在地上匍匐前进,一个延期接着一个延期。虽然蛇年,马上就到了,但没有必要,现在就让团队去现个原形,要用这种方式发展。5不知道多年以后的某人晚上,当某个人又翻开曾经的项目文档,面对曾经一延再延,但是最后“成功”了的项目。不觉发出一声感叹,当时,要不是干了那些后来用不上的东西,那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2025年,即将迎来蛇年。我记得小时候放山,遇到蛇只能呼为“钱串子”,这美好的寓意不一而足。但是如果我们还是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连条主心骨也没有,团队变成了肢端肥大退化成一条爬虫,那可真是应了一句话:有了白素贞的心,却没白素贞的命。
蛇年是让你遇蛇年生财,不是要骨头软下来。祝你主心骨坚挺,立得住,关键的时候顶得住,决方向、定轻重,钱袋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