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航海时代,不要让AI成为你手里的新锤子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
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把锤子,你会认为任何问题都是钉子。
- 芒格
”
自这个春节DeepSeek刷爆之后,眼见着AI越来越强大了。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新的工具,新的方式,眼见的就是各大公司纷纷部署DeepSeek,不管如何,先干了再说。一时之间,百舸争流,虚拟世界的大航海开始了。
年后的技术圈很快就进入AI锤子化的状态。人人都是15-35。参加活动的时候如果不配个AI标题,特别是DeepSeek标题,已经很难入话题。各大公司纷纷入坑DeepSeek。
与其它工具不同,AI无疑是工具中的佼佼者。它的适应能力太强了。
22年就有文章写道:医疗保健、汽车、银行和金融、安防、社交媒体、农业、工业质检、教育等八大领域将遍地开花。
到了24年,统计来看,AI 应用按应用领域可以分为通用软件、工具型应用、行业软件、智能硬件四大类。在通用软件市场,生成式 AI 在办公软件、企业服务、IT 运维、软件开发、网络安全、数据智能等应用已经率先落地,并已经进入商业化的前期,主要赛道上均有标杆产品出现。
今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锤子们也卷了起来。前两年我翻译书的时候常用的ChatGPT、文心一言和Kimi,现在只有Kimi偶尔会拿起来用了。
在很多领域人人自危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真的智能化了吗?
AI真美好,从此不用脑?
我一位音乐圈的朋友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曾经在某东上买过一个设备,当时设备的承运方是快递圈第一名大佬某丰。结果本应该2天内就到的,到了第3天还没有到。于是他就正常呼入了快递电话,结果对面上来就是一顿人工“智”能。让转人工服务就各种扭捏,只好按下投诉键。于是在漫长的等待下终于得到人工的响应。一问之下就是他当时买的设备不知道什么原因,在中转的货场不见了,而他作为投诉客服也不了解这个件什么时候不见的,在哪不见的。等到第二天,客服来电说这个件算是丢件了,让我的朋友退货或者让商家重发。我的朋友就很恼火,但也没有办法,于是就退货重新下订单。但是第三天戏剧性的一幕来了,由于指定了某丰的直接放门口不敲门不打电话,那个设备神奇的在一大早他出门的时候出现在门口。
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AI应用,就是所谓的“智能客服”。你说它不智能吧,它好像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根据运单号查快递,但是那些功能都在它的平台里可以查到。你说它智能吧,其实就是你想问它的问题根本不在平台里,需要它真的理解和解读。
就像在这个案例里,客服系统自然是暴露了它的不智能甚至痴呆,比如转人工非常之复杂,没有个几分钟搞不定。同时也暴露了另外一些问题,就是都不用说购物的端到端了,就一个快递的端到端,快递企业内部都是信息孤岛,各玩各的。
如果用1970年代的诺兰模型来评估,竟然是连4级都没有达到。这还是快递业的翘楚。
现在的AI已经是唾手可得了。现在不管是在电脑上,还是手机上,随时都可以编辑一段文字,让AI去做点什么。
比如,下面这段关于迭代的视频就是在车上生成的:
当AI什么都能干,什么不可以干?
如果没有限制AI做什么,AI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干?比如:
当我问AI如果把AI当作锤子应该注意什么的时候,AI提醒了我一句话:“真正危险的从不是工具本身,而是工具塑造的单一世界观。”
我的一个朋友说过:“AI落地就像在暴风雨中搭帐篷,失败是搭建过程中掉落的螺丝钉。” 又有一个朋友说过:“凡经过,皆是必由之路。”
无论什么时候使用锤子失败了,虽然失败的只是事儿,不是我们人。但如果不能获得什么,那可能这失败也了无意思了。因为这句话,我想起一个故事。每年年底规划和总结的时候,我有些还在企业里的朋友就吐槽说又做了多少套PPT,又有多少个某级别领导的KPI需求做了没人用,又得造PPT解答。
现在的复杂度,已经不是简单思维就能解决了。但是往往一些组织的管理还停留在这一定是简单的“共识”阶段。结果越做越不可收拾。但是却不能接受失败。
Cynefin有言,彼时,先做、感知再响应。大语言模型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吗?
拿起锤子的一刻,就要做起关于失败的相关准备:
Fail early
Fail Fast
Fail often
Fail safe
Fail forward
趁早、赶快、经常、安全地在失败中前行。
无论在什么时代,当我们有了工具,我们都面临的是一样的问题。工具的使用价值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它。良善之人用来造屋住,邪恶的人用它来锤杀他人。初心之于技术,决定了最终得到什么。
一系列的实践告诉我们,有些改进是为了造福人,也有一些,还没诞生就被赋予了降本增效取代人的使命。
AI时代,一定会带来很多改变。我们一定会改变什么,肯定会被改变。不过,想一想,假设一下,就像现在流行的恶搞古人问回答我的那些AI视频一样。如果多年之后,面对我们造出来的那些东西,我们是不是能够凭着内心问自己这个响亮的问题呢?
回答我!
这段时间,和几位朋友的聊天,大家也都对这个新出现的工具爱不释手。我们惊喜地发现了很多新的、让人惊艳的东西。也发现,AI也一样会被当锤子使,让人头疼,比如:。
每天醒来都有不同的公司开启了新的生态。银行、快递、政府、海关……我的朋友也在征集应用。
使用AI工具链,还可以做有意思的事儿。比如对于职场人士自动生成个PPT。这也让。过去要借助他人的,或者需要多人合作的,现在人人只要思路OK,人人都是六边形战士。
也会有让人迷惑的地方。比如我尝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