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持之后,人人皆是管理者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 任何在你出生时已经存在的技术,都是正常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 任何在你15-35岁之间发明的技术,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任何在你35岁之后发明的技术,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
很久之后的人类在回忆这段时光的时候会想到,那一年AI成长的太迅猛,原来以为的涓涓细流,最后竟然如同堰塞湖,决堤而下,势不可挡。那一年破坏了很多,那一年也重建了很多。
很久之后的人类还记得那时的名言,“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当那座大山倒下的时候,人类社会最终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出来。
对于新生的人类来说,这就是正常的世界秩序。
对于壮年的人类来说,这正是充满机遇的时代。
对于暮年的人类来说,这也是让人崩溃的灾难。
提到AI,最近我有一个朋友很忧伤。AI太强大了。他说。但另一方面,他又在担忧现在出现的各式各样的AI自动化。无人出租车、养老机器人、打扫厕所卫生的机器人……我们该怎么办?他一边狠狠吐槽“无良的企业”,一边拿起手机问DeepSeek问题。转头他吐出一个漂亮的烟圈,很快,烟圈就消失在大深圳户外阴郁的空气里了。
是啊。
眼见的是AI越来越强大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前所未有的创造。
前所未有的变革。
连开发他们的程序员都快到无事可做了。
德鲁克的书中有说:
在企业管理会议上,大家很喜欢谈的故事是: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儿。”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说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当然,发生在中国,我们可以说我在打造莫高窟。
那么谁是管理者呢?
当然,第三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第一个石匠知道他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而且也设法达到目标。他或许能“以一天的劳力换取合理的报酬”,但他不是个管理者,也永远不会成为管理者。
麻烦的是第二个石匠。工作技艺很重要,没有技艺,任何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生机。事实上,如果组织不要求成员展现他们最大的本领,员工必定士气低落,但太强调个人技艺,总是隐藏了一个危险。真正的工匠或真正的专业人士,常常自以为有成就,其实他们只不过在磨亮石头或帮忙打杂罢了。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精益求精,但是专精的技艺必须和企业整体需求相关。
现在AI正在让每一个石匠都成为第二个石匠。
甚至,拥有了技术精湛的石匠、瓦匠、木匠……
每个人也自然都成为了拥有这些AI工具的管理者。
我那位抽着烟的朋友,把DeepSeek输出的资料投喂给Kimi,然后打开生成的PPT跟我秀了一番,然后笑着说:交差喽。
这是心态。
每个人注定都会成为自己。
每个人都是管理者。
AI的加持,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超越“最好的石匠活”,去“建造莫高窟”,去真正全现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乃至未来。技术将赋予我们更大的视野和能力,但最终的成就,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AI是我们实现梦想的翅膀,而如何翱翔,取决于我们自己。
只能是自己。
欧叔
敏捷、创新、项目陪跑
极简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