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提升的好处与业务成功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每次爬山,我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今天更是。
因为我心里一直觉得,爬山这事儿跟效能和业务成功有点像。业务成功是实现目标,比如登顶。效能是能力是实现目标时表现出现的状态。效能有用吗?有用。肯定效能越好的人/团队实现目标的能力就越强。效能是绝对的吗?不一定。不同的要求、场景,对效能的关注是不一样的。比如今天,就是休闲爬,所以中间爬一爬、歇一歇,中间还打了几个电话。
那效能有什么好处呢?在山上,我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儿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想:一个是内部和外部,另一个是个体和群体。
1.内部和外部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内部有啥?
内部有成员,有团队,有部门,有各种临时性组织,有辅助部门。
你看,爬个山还搞出组织来了。还真的有。现在有各种越野跑比赛。比如前几天的港百,我喜欢的蒙光富就以破记录的成绩夺冠了。哎?你可能说了,这不就一个人吗?还真不是。他也有团队的。
好了。那外部有啥呢?
也有,有比赛组织者、竞争对手、赞助商、……
2.个体和群体
那为什么还要分个体和群体?你这前面的划分不是很清楚了吗?
还真得分。
你看在越野跑里群体的目标可能清晰,但是个体往往任务很具体,对群体目标往往很难对得上。
当我们能够关注到个体和群体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就照顾到了组织里的所有需要关注的人相关的要素。
3.四个方向
结合内部和外部、个体和群体,效能对业务成功影响就有了四个方向:
• 内部个体:内部的成员,可能有不同的角色
• 内部群体:不同的团队、临时组织、支持性团队
• 外部个体:具体的外部干系人,可能是具体的客户、客户组织里的利益干系人、竞争对手、行业内相关人士……
• 外部群体:不同的组织或者组织内的团队,比如客户部门、客户的支持性部门、行业组织……
4.效能提升的好处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讨论一下效能提升所带来的好处,我们仅以爬山为例(具体对组织内的好处可以私聊):
内部个体:比如越野跑成员,效能提升会带来成绩的直接上升,比如破记录
内部群体:目标得以达成,对于团队内来说,形成了战斗力
外部个体:比如赞助商赛队负责人,决策正确,期待更好的影响力和产品市场拓展
外部群体:比如越野跑爱好者团体,更倾向于选择这个个人/团队所代言的产品
5. 效能怎么定义?
效能这事儿,还可以用数据来衡量。
我每次爬山都会记录心率、爬升高度、平均速度这些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能帮我了解身体状态,还能展示我的效能提升。比如,现在我在什么状态,是不是在燃脂,有没有心率过快,导致自己超负荷。
每次跑完,我还可以得到结算画面:比如,今天我的心率比上次低了,说明身体素质提升了;平均速度比上次快了,说明技能提升了。
其实在各种组织内也是一样的。我们也可以设立这样的“运动手表”和结算画面。
甚至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维度,比如坚毅力、适应力、探索力……
6.
今天在山上,突然的这个效能相关的模型。从内部和外部、个体和群体两个维度来拆解,还挺有意思的。当然这个模型还可以继续完善。比如,我们可以继续探索怎么通过数据更精准地衡量效能,怎么通过团队协作进一步提升效能。
这也是很方便的效能思考的维度。我们也能认识到效能与业务成功当然有关系。但是效能和业务成功没有绝对的线性关系。这可能就是BANI吧。这些维度可以去除掉那些没有用处的“表演”维度。很让人开心的是,有些组织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后附财经新知美的的新规)。
认识到就是好的开始。
【美的砂仁猪心啊,句句砍在董小姐大动脉上】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LfnY8EqA/?share_source=copy_web
在我们之前的组织陪跑中我们就发现。团队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不一致。为此我们还写了和。